出品 | 搜狐健康
作者 | 周亦川
编辑 | 袁月
近期“2025华夏互联网与高血压AI医学创新大会”在北京召开。大会以“创新、共融、同铸健康中国梦”为主题,聚焦互联网、人工智能与高血压管理等前沿议题,汇聚医学、科技、人文等多领域专家,共同为推动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实施献计献策。
大会主席、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主任委员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向所有医学同仁,特别是引领学科发展的前辈们致以崇高敬意。她指出,医学是终身学习的职业,而跨界交流正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力量,这也是大会坚守十年的初心。
展开剩余70%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从科技创新角度分享了实践心得。他介绍,近年来团队在血管内超声和冠脉支架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,每年超10万患者从中受益。“面对高血压这一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让我们有望实现全天候监测、精准预测和个性化干预。”他期待本次大会能推动创新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。
大会期间,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组织制定的《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疗路径》正式发布。孙宁玲教授表示,该路径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,提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管理的“优势互补、标本兼治”的核心理念。
该路径制定汇聚了中医、心血管及高血压领域多位专家的智慧,基于中国高血压现状和调查结果,参考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临床研究进展,经多轮修订而成。很多人对中药应用存在误区,此路径旨在让医生更好地将中西医真正融合,尤其帮助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实现中医药的合理使用。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源源教授强调,高血压不仅表现为血压升高,还常伴随头痛、失眠、耳鸣、视力模糊等全身症状。这些残余症状会增加患者焦虑,加速疾病进展,因此必须全方位管理,实现血压达标、症状缓解和靶器官保护多重目标。
本次路径亮点内容包括:
1. 构建完整的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。该路径适用于正常高值血压需要药物治疗者以及1级高血压及以上患者;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,特别适合伴有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焦虑症状的患者。
2. 指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多重优势。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、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。
3. 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。除限盐、合理膳食等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外,推荐药食调理、传统功法和情志调节等中医养生方法。在药物治疗方面,西药主要包含6类降压单药及单片复方制剂(SPC),中药则推荐具有平肝潜阳等功用且有循证证据的中成药。
4. 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,建议血压正常高值或一级高血压伴有症状的患者进入路径。所有患者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,未达标者可根据意愿和症状选择单独使用西药或中药。症状明显者,可优选具有相关适应证的中成药。中药可单用或联合西药,尤其适合症状较为明显、希望综合调理、不愿服西药或西药不良反应明显的患者。
发布于:北京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